法听——国咨律所每日法律资讯,(2025年1月16日星期四)

Connor 币安app官网下载 2025-04-17 6 0

看每日法律资讯,知天下法律大事,欢迎关注国咨法听

【高层法治动态】

【“两高”发布《关于办理袭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袭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25年1月18日起施行。《解释》明确了袭警罪的“暴力袭击”范畴、从重处罚情形、适用范围等。《解释》规定,醉酒的人实施袭警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来源:中国法院网)

【国咨说】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袭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为依法惩治袭警犯罪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量刑标准,有助于保障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和人身安全,维护国家法律权威和社会秩序。

【国内热点】

【广东:民营医院执行转破产,实现重整再生】

广东某医院因受关联公司资金链断裂影响,某医院陷入严重的债务危机,大量资产被多地法院查封、冻结。2022年5月,经债权人申请,东莞第一法院启动“执转破”程序,将案件移送破产审查。7月,东莞第一法院启动预重整程序,法院与商会联合,引入意向投资人,成功化解企业内外问题。2023年1月19日,东莞第一法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并终止重整程序。9月22日,6.2亿元投资款全额到位,某医院得以重整再生。(来源:澎湃新闻、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国咨说】

该案展示了司法重整程序在解决企业债务危机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执转破”程序和预重整程序的有机结合,法院、商会和意向投资人共同协作,成功化解了企业的内外问题,实现了企业的重整再生。这不仅为债权人提供了合理的债务清偿方案,也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该案也为其他面临类似困境的企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海南:一公司在保护区建高尔夫球场,判赔三千余万】

日前,最高法发布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典型案例。据报道,三亚某森林公园开发有限公司擅自在海南省甘什岭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建设高尔夫球场,行政主管部门多次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罚款,但该公司仍继续建设并投入运营。后三亚市人民检察院对其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海南省三亚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某森林开发公司赔偿林地生态服务功能损失2947万余元、林木资源损失22万余元、生态修复费用235万余元、鉴定费用41万元。(来源:光明网、工人日报)

【国咨说】

三亚某森林公园开发有限公司擅自在自然保护区建设高尔夫球场并被判决赔偿的案例,不仅体现了法律的威严和公正,也彰显了人民检察院在生态保护方面的积极作用。这一案例将对类似违法行为起到警示作用,并有助于提高公众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展开全文

【国际热点】

【新加坡:保护儿童防网暴,手机应用商店须确认用户年龄】

新加坡《应用程序分发平台行为准则》今年3月生效,指定的应用商店必须采取措施,确认用户年龄,并提供通报渠道,由此加强对孩童的保护,避免他们在网上接触暴力、自残、网暴等有害内容。有害内容包括性爱、暴力、自杀和自残、网络霸凌、危害公共卫生,以及涉及违法行为和组织犯罪等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国咨说】

新加坡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行为准则和措施,旨在加强对孩童的网络保护,避免他们在网上接触暴力、自残、网暴等有害内容。这些措施涉及应用商店、社交媒体平台以及与其他科技公司的合作等多个方面。

【学者观点】

【高一飞(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数字人权法治保障要将抽象的人权价值转化为具体原则】

将数字人权研究局限于本体论的概念研究,不能有效纾解数字人权在理论、制度、实践层面的三重困局,难以因应数字时代的人权需求。面对变动不居的数字技术和规则空缺的司法难题,数字人权法治保障不仅要创设新权利,更要将抽象的人权价值转化为具体原则并适用于司法裁判。数字人权原则的适用条件识别是一个涵盖界定数字领域、确定原则适用情境、论证为何优先适用人权原则的三阶权衡过程。在此基础上,数字人权原则宜基于数据自主原则、算法公平原则、平台倾斜原则衍生出具体化的内容图谱,确保原则适用的客观性与可操作性。这些具体化的数字人权原则可以作为决定性的裁判依据、指导性的论证理由和评价性的检验标准,通过多种路径介入司法裁判。(来源:《中国法学》2024年第3期《数字人权原则司法适用的逻辑展开》)

【国咨说】

数字人权研究应超越本体论的概念研究,转向具体原则和实践应用。通过创设新权利、转化人权价值、识别适用条件、具体化内容图谱等多种路径,可以有效纾解数字人权在理论、制度、实践层面的三重困局,因应数字时代的人权需求。这将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公正、透明和包容的数字人权保障体系。

【本期资讯团队】:

资讯编辑:张一诺 任鹏鸽

国咨说:实习律师陈冬梅

【服务热线】如需咨询法律问题,可私信留言评论沟通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