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核资讯|第245期
目 录
01
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核素镤-210
02
“和气一号”核能供汽项目累计供汽突破300万吨
03
广东廉江核电项目1号机组冷却塔突破百节
04
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创运行新纪录
05
第三届国际食品辐照研讨会在四川成都成功举行 共促辐照技术赋能全球食品产业新发展
06
美国NuScale 77MWe级小型堆获核管会标准设计批准
07
捷克与韩国KHNP签署杜库凡尼新建核电项目合同
08
埃及达巴2号机组内层安全壳浇筑完成
09
英国赛兹维尔A核电站爆破拆除
10
法国Newcleo计划在斯洛伐克建造4台200MW铅冷快堆
01
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核素镤-210
6月5日,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获悉,近期,该研究所甘再国研究员团队与合作者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加速器装置,首次合成了新核素:镤-210,该核素是目前已知的最缺中子的镤同位素。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
展开全文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量子多体系统,不同数量的质子和中子构成了不同的核素。自然界中存在288种稳定核素,它们分布在核素图中狭长的稳定线附近。
合成与研究新核素是原子核物理研究的前沿热点,对探索原子核的存在极限、揭示新物理现象、深化对物质结构的理解具有重大意义。
研究团队利用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通过熔合蒸发反应,在新一代充气反冲核谱仪上成功合成了镤-210,并测量了该核素的α衰变能量和半衰期。这项研究成果为我国的新元素合成研究积累了经验。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02
“和气一号”核能供汽项目累计供汽突破300万吨
截至6月1日19时,中国核电旗下江苏核电“和气一号”核能供汽项目已累计供应清洁工业蒸汽300万吨。
从连云区统计局获悉,今年1至4月,连云区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3.62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3.1%,降幅居全市首位。其中核能供汽项目贡献突出,“和气一号”已累计产出热力3.77太焦,相当于减少消耗标准煤12.86万吨。
“和气一号”的300万吨蒸汽,是工业能源体系变革的缩影,高耗能行业的低碳转型并非只有“减产降速”一条路,而是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能与环保”的双赢。
来源:中国核电
03
广东廉江核电项目1号机组冷却塔突破百节
6月2日,国家电投集团广东廉江核电项目1号机组冷却塔筒壁第100节混凝土浇筑顺利完成,塔体高度达到161米,标志着冷却塔主体结构稳步成型,为后续双曲线收束段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源:中国协核
04
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创运行新纪录
近日,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再次创下我国聚变装置运行新纪录——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实现百万安培亿度H模,即装置同时实现等离子体电流一百万安培、离子温度1亿度、高约束模式运行,综合参数聚变三乘积再创新高,达到10的20次方量级,中国聚变快速挺进燃烧实验。
来源:中国核工业
05
第三届国际食品辐照研讨会在四川成都成功举行 共促辐照技术赋能全球食品产业新发展
6月4日至6日,由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主办的第三届国际食品辐照研讨会在成都召开。本次盛会汇聚了来自中国、奥地利、比利时、法国、葡萄牙、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印度、巴西、阿根廷、墨西哥、越南、菲律宾等25个国家的200余位行业、企业、政府部门及科研机构专家代表,共同探讨国际食品辐照加工发展趋势,深化全球交流合作,推动包括辐射技术、智能加工在内的前沿科技在食品产业中的创新应用。
来源: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
06
美国NuScale 77MWe级小型堆获核管会标准设计批准
2025年5月29日,美国核管会(NRC)向NuScale电力公司签发77MWe级小型堆标准设计批准(SDA),认定该设计符合监管要求。该批准有效期15年,至2040年5月28日到期,可被业主用于申请建设许可证、运行许可证或一步式建造运行许可证。
来源:中国能源研究会核能专委会
07
捷克与韩国KHNP签署杜库凡尼新建核电项目合同
2025年6月4日,捷克总理彼得·菲亚拉(Petr Fiala)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杜库凡尼二期项目公司(Elektrarna Dukovany II)与韩国水电核电公司(KHNP)已签署新建2台大型核电机组的合同。
捷克CEZ电力公司首席执行官丹尼尔·贝内什(Daniel Beneš)表示,双方还签署了10年期燃料供应合同,但未披露具体条款。
菲亚拉称,KHNP已承诺项目将严格控制在4070亿克朗(约合187亿美元)预算内按期建成。届时电厂电厂将锁定在90欧元/MWh(约合103美元/MWh),具备显著市场优势。菲亚拉指出,此次签约得以顺利完成,源于数小时前捷克最高法院撤销了地方法院颁布的签约禁令。
来源:中国能源研究会核能专委会
08
埃及达巴2号机组内层安全壳浇筑完成
日前,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宣布,埃及达巴(El Dabaa)核电厂2号机组内层安全壳混凝土浇筑完成。该工程历时1天,累计浇筑量超1000m³。达巴核电厂规划建设4台VVER-1200机组,总投资300亿美元,其中250亿美元由俄方贷款支持。Rosatom将负责电厂全寿期核燃料供应、人员培训及投运后前10年的运维。该电厂预计2030年全面投运。
来源:中国能源研究会核能专委会
09
英国赛兹维尔A核电站爆破拆除
据世界核新闻网站6月3日报道,英国核修复服务公司(Nuclear Restoration Services)宣布,已爆破拆除塞兹维尔A核电站(Sizewell A)汽轮机大厅及附属建筑。
通过创新的爆破拆除技术,足球场大小的汽轮机大厅现已被夷为平地,使得工期大大短于传统退役和拆除方法所需的时间。
核修复服务公司称,去年11月使用了多达700公斤炸药爆破支撑两台65吨汽轮机的四个钢筋混凝土基座,标志着英国核设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炸药使用和欧洲最长的起爆程序。此后,使用了长臂起重机和挖掘机来清除爆破产生的碎石,并拆除剩余的混凝土结构,直至整个大厅被完全拆除。
与传统的机械冲击拆除技术相比,爆破将项目进度缩短了四个月,节省了30万英镑(405,472美元)的成本,并将拆除作业的震动降至可忽略不计的水平。通过最大限度减少机械燃料的使用,还减少了约40吨二氧化碳排放。
目前已从汽轮机大厅、消防站和电气附属建筑中清除了超过17,000吨混凝土和碎石。这些废物经过破碎、处理将重新用于在建工程项目。此外,还拆除了约35英里长的电缆。此外,从拆除阶段清除的11,000吨废金属带来了超过300万英镑的收入,这笔收入同样将用于后续退役工作。
塞兹维尔A的两台210兆瓦镁诺克斯(Magnox)气冷堆从1966年运行至2006年。卸料工作于2009年开始,乏燃料在场址内的贮存池贮存,然后装入运输容器运往塞拉菲尔德(Sellafield)场址进行后处理。最后一罐燃料已于2014年8月运往塞拉菲尔德。塞兹维尔A于2015年2月宣布卸料完成,这一退役里程碑标志着其99%的放射性危害已被清除。2024年8月,赛兹维尔获得了汽轮机大厅和电气附属建筑的拆除许可。
如今汽轮机大厅被夷为平地后留下的空地最终将被修复并解控以供重新利用。整个塞兹维尔A场址预计将于2077年完全清理完毕。
来源:核废物处理技术与工程
10
法国Newcleo计划在斯洛伐克建造4台200MW铅冷快堆
2025年6月3日,欧洲先进堆开发商Newcleo公司发布声明称,已与斯洛伐克国有核废料及退役公司Javys签署协议,将组建1家合资企业,在现有博胡尼斯(Bohunice)核电厂址最多建设4台200MWe级机组。
该合资企业名为乏燃料利用开发中心(Centre for Development of Spent Nuclear Fuel Utilisation),由Javys持股51%,除负责核电机组建设外,还将负责筹备利用斯洛伐克乏燃料生产混合氧化物燃料(MOX)。此类燃料由后处理乏燃料制成,将用于Newcleo铅冷快堆。目前法国电力集团(EDF)旗下57台机组中有22台使用MOX燃料,全球其他核电运营商亦有应用。
评论